高原格桑花 綻放吐芳華 --記“榜樣一公司人”王維濤
編者按: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公司確立的“提質增效升級”的企業發展主線,充分挖掘在各個管理系統中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全面發揮榜樣的力量,在全公司上下營造“夯基礎、強管理、抓效益、謀發展”的良好氛圍,從3月起,公司黨委將大力開展“榜樣一公司人”典型宣傳。本月,讓我們來認識“榜樣一公司人”王維濤。
高原格桑花 綻放吐芳華
--記“榜樣一公司人”王維濤
格桑花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最普通的一種花。在中鐵航空港一公司,有這樣一位項目經理,他用不屈不撓、頑強奮斗的精神在走過的每個地方都綻放出一朵朵淳樸的“格桑花”。 14載風雨兼程中,他先后參建了浙江湖長高速公路、鄭西高鐵客運專線、河南盧陽高速公路、鄭州互通公路、四川汶馬高速公路等工程,曾數次在中鐵航空港集團、一公司、業主等單位榮獲 “革新能手”、“先進項目總工”、“先進生產者”、“優秀黨員”、“優秀管理者”稱號。他——就是中鐵航空港集團一公司汶馬項目部項目經理王維濤。
直面挑戰 迎難而上
2014年年末,王維濤接到趕赴汶馬項目的通知,該項目位于四川省川西高原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梭磨鄉境內,線路全長7.8公里,大橋7座、中橋1座、預制梁490片、隧道2座、通道、蓋板涵3座,合同工期48個月。他隨即趕赴現場勘察情況,卻發現項目區域地質環境和氣候條件異常復雜,對于并不適應高寒、高海拔氣候的他來說,這意味著他將在新的高原陣地上站好整整四年的崗。隨著王維濤邁出的蹣跚腳步,現場環境艱辛一一展開,當地受汶川地震影響,區域山體陡峻,疏松和滑坡部位較多,不可預知的地質隱患給施工安全帶來極大挑戰;常年奔騰的梭磨河,G317國道線與項目標段七處立體交叉,河流的疏通和國道的保暢保通甚至超過施工的難度;每年4至8月是連陰雨季,河道漲水迅猛,洪澇和山體滑坡集中多發期,加強安全防范無疑分散了施工精力,導致進度滯緩;11月至來年3月為冰凍期,最低氣溫可降至-29度左右,除隧道外,其他施工無法進行……諸多的困難,不講情面地給了這位年輕的項目經理來了一個“下馬威”,隨后的幾天里,王維濤拖著如灌了鉛一般的雙腿反復勘察現場,走路氣喘是家常便飯,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疲累的身軀和內心的壓力讓他第一次體驗到什么是高原反應。看完橋址現場,隧道洞門位置后他意識到河道內結構物、隧道駐地和便道將來是個大麻煩;通過反復詢問、了解,他才知道民族地區征地拆遷意味著什么,同時也知道了沒有大電,進場很滯后了……這個新年的“禮物”隨著現場調查的深入越發讓他感到不安,感到壓力,那時候起,他卻狠狠對自己說:“一定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勇于擔當 雷厲風行
困難擺在眼前,如何能把這個項目干好?王維濤陷入了沉思。在經過深思熟慮后,他要求全體管理人員集中力量圍繞“怎么干、怎么優化、怎么不虧”來理清工作思路。當即,他帶領項目總工和各部門負責人迅速與業主、設計單位、監理辦和地方政府開展工作對接。白天,踏勘現場,實地指導,不放過任何一個疙瘩角落,做好臨建布局比選優化;夜晚,他在臨時辦公住所捋順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計劃,尋找突破口。當大量的一手資料、策劃成果、優化方案、節點工程、深耕空間躍然紙上時,他才終于放松了緊縮了多日的眉頭。隨即便組織全體人員展開了雷厲風行的落實行動,在進場不到一個月時間里,駐地、拌合站、鋼筋場相繼建成并投入生產,拌合站在馬爾康所有標段中第一個建成投產,同時實現了汶馬高速全線首根樁基開鉆,成為馬爾康段第一家拿到動員預付款的標段。初戰告捷,極大地鼓舞了員工士氣,為后續掀起生產熱潮提供了資金保障和精神動力。
突出節點 攻堅克難
2016年是汶馬項目的攻堅之年,施工現場面臨點多線長,重點工程分布廣,難點工程環境險,節點工程時間緊等問題,尤其是河道、跨G317國道施工和王家寨1號隧道施工,經歷著汛期洪水、地質災害以及節點工期等各方面異常嚴峻的考驗。全年實際施工的黃金時段只有六個多月,如何用足用好這六個月?王維濤主持起草了各節點施工攻堅方案,召開職工動員大會付諸實施。他多次在生產例會上強調:“現場如戰場,沒有退路可言,一旦計劃推延,在這種地形受限的山區高速公路施工組織中,我們的工期就會一推再推,要打就打硬仗,來不得半點疲沓”!這一年中該項目部開展了節點攻堅10多次,大規模勞動競賽3次,順利實現了每一個節點工期,每一個計劃目標,同時每一次勞動競賽都能為下步施工展開非常有利的工作面。
開源節流 細化管理
汶馬項目施工條件艱難,外界干擾大,工期長,王維濤始終跟員工們強調要開源節流。為了做好項目全周期的經營管理工作,他組織相關部門對全周期任務進行了內部目標分解,并多次在會議上明確年度、階段性目標對應的“開源”與“節流”主要工作,要求兩頭都要抓好落實。通過兩年的現場實踐,這些早已滲入汶馬團隊的每一位員工。同時,他非常注重過程控制。抓安全,他注重潛在風險管控,要求管理人員樹立“隱患大于明火”的意識;抓質量,他著眼于隱蔽工程的盯控;抓生產,他緊盯新開工序、節點工程;抓優化,他看重方案優化;抓成本,他強調“一元效益,人人參與”。他經常跟管理人員說,“我們項目底子薄,任務重,得把錢用在刀刃上”。所以他不管外出辦事,還是對內管理都堅持厲行節約,勤儉持家,這些做法也贏得了項目職工的一致好評。
以人為本 胸懷仁心
針對時間緊、任務重的客觀實際,轉眼年底已至,項目部根據上級指示精神,果斷決定進行冬季施工。為調動勞務人員冬季施工積極性,王維濤帶領項目班子成員與一線作業人員共同扎根現場,掌握實情,嚴格按照冬季施工標準組織施工。在接近年關時,項目施工人員思想出現波動,為做好他們的安撫工作,項目部與施工人員的家人取得聯系,解釋項目不能停工、職工不能回家的緣由,同時邀請家屬到項目與親人團聚,得到了親友的理解。為讓一線職工過一個充實祥和的春節,王維濤和班子成員積極備置了年貨,一位三年沒回過家鄉的一線作業人員感動的說:“項目部領導想得周到,讓我們久違親人在這里團聚,感覺比在家還要溫暖!”。正是王維濤這種以人為本、胸懷仁心的管理方式,使寶貴的冬季施工時間得以充分發揮,減輕了項目工期壓力,為來年的后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正是王維濤帶領全體職工持之以恒的付出,汶馬項目部在2016年取得集團公司“中鐵航空港杯”勞動競賽上半年第三名,下半年第一名;在公司“六比六創”勞動競賽中,獲得第一名5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1次;在公司“大干120天”勞動競賽中奪得第一名的好成績。他被集團公司授予“先進個人”、被公司授予“優秀管理者”稱號。面對榮譽,他依舊低調和務實,他總說:“要看清眼前的路,做好手中的事,每個細節,每個事情做好了,路自然就走好了”。目前,正是陽春三月,草長鶯飛萬物蘇的時節,走進汶馬建設工地,看到的是機器轟鳴、人頭攢動的火熱生產場面。砍竹2號、3號和4號大橋已全部架通,高速公路雛形像一條巨龍蜿蜒盤踞于梭磨大峽谷之間。王維濤正帶領著參建人員砥礪前行,為汶馬高速公路建設默默地耕耘著,就像川西高原上淳樸的格桑花,迎著陽光絢爛地綻放。(陳偉、李杰、張寶軍、蔣章勛)
下一篇:汶馬項目黨支部開展專題黨課學習